蒙古族,特别是传统的家族,在除夕之夜祭天,是个神圣而庄严的礼俗。蒙古族称除夕之夜为“比图古乐呼”,是漫长冬季最后一天,是冬天结束的标志。这时,家家户户准备好未动过的奶食品,熬好奶茶,煮好把肉,有的包好饺子,准备酒和香,当到十二点时在院子中央摆好八仙桌,敬上预先准备的贡品,人人穿上新崭新的衣服,磕头、九拜祭天。然后,祭佛族,给长者拜年磕头,老人祝福全家人和生畜平安、幸福和丰收。 蒙古人叫正月为“查干萨日,即吉祥之月。”过年叫“喜呢乐呼”,初一清晨开始,晚辈儿们挨家挨户闯门,给老人们百年。百年时需带上“喜呢好拉”“喜呢阿日黑”——新年酒、馅饼和糕点,穿上蒙古袍,带上哈达,骑着马去拜年。巴林人的拜年礼节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,见面时双手捧着哈达或白毛巾,相互碰撞一下,说着“赛喜呢乐布?”而晚辈们给老人拜年时,先单腿跪下,上手按在右腿膝盖上,磕头问候,再碰撞哈达或白毛巾。然后再敬酒、敬喜呢好乐。老人们祝福晚辈们平安、健康,好运腾达,并赏钱或物